伽蓝诗集《物之初》研讨会在京举行
中新网北京11月2日电 (记者 高凯)伽蓝诗集《物之初》研讨会日前在北京举办。伽蓝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文联、诗集北京作家协会主办。初研 《物之初》是京举诗人伽蓝的最新诗集。全书以作者近五年诗作为主体,伽蓝共分为五辑。诗集辑一:“往还”,初研收录动植物为主题的京举诗作,通过对生命的伽蓝关照,深入人类生活以外的诗集秘密生活,展示生命间互通语言、初研互相理解的京举理想境界。辑二:“与山居”,伽蓝收录自然诗系列诗作,诗集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初研独特发现,以及个体生命在大自然中诗意栖居的圆融与饱满。辑三:“在人间”,收录表现“人间”经验的诗作,包括对人生的感悟与磨砺,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,展示人世艰难中的美好。辑四:“自书帖”,收录组诗《自书帖》及其他诗作,通过对历史人物幽微心灵世界的挖掘,探索生命可能达到的精纯境界。辑五:“云谈”,收录诗论一组,表现诗人对诗歌精神的领悟和对诗艺的探索与思考。 研讨会上,与会专家围绕《物之初》精神内涵、诗歌技艺、语言特色,以及伽蓝的创作与当代诗歌既疏离又关联的关系,展开了深入交流。 《十月》杂志社副主编谷禾表示,伽蓝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北京诗人,其诗作在保持沉潜、朴素风格的同时,展现出开阔的视野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姜涛指出,伽蓝新作《物之初》在语言锤炼和事物观察上较前作《磨镜记》更进一步,同时,他注意到诗集“自书帖”等辑在题材的拓展,体现了伽蓝向历史书写领域的转进。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敬文东聚焦伽蓝诗歌的口吻变化,指出从《加冕礼》到《物之初》,伽蓝的语调不断趋向轻柔、清澈,形成了一种“男性温柔”的口吻。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桃洲指出,诗集呈现出诗人对自然、社会、历史的多维观照。伽蓝其诗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,且处理自然有不同层次,既是往返交融的经验载体,又是生存氛围的营造者,更是审视社会现实的精神力量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瓒认为,伽蓝以“异乡人”的视角观照自然和社会,完成了具有成熟风格的诗歌书写。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周伟驰指出,伽蓝诗歌在精妙的语言锤炼中展现出独特魅力,既显炼句功力,又融入了生活与性格。 北京作协理事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西渡认为,伽蓝是当下中国诗坛一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诗人,其创作既深植当代诗歌脉络,又保持着珍贵的独立性。(完)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拓展“她题材”创作边界 电视剧《灼灼韶华》研讨会举行
- 专访张新成:人生没有回头路,活着体验才有更多可能
- 东盟文化艺术创作季(第六季)国际展在厦门开幕
- 浙江丽水“吸影力”特写:一场席卷全球的影像风暴
- 陈艺文/林珊夺冠!广东跳水队收获第5金
- 专访陈小霞:那个为半个华语乐坛插上翅膀的人,还在飞
- 《蔡元培全集》《反思无人机》等入选2025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
- 中新网评:餐饮连锁企业不能只数钱不担责
- 苏打绿阿龚,开了间“动物园”
- 中新网评:假洋膏药年销过亿元,平台监管不能失灵
- 2025年重庆市“希望工程·圆梦行动”首批助学金发放
- 前三季度我国服务贸易同比增长7.6%
- 深化与东盟合作 广西南宁智慧农业加速“走出去”
- 加拿大发布2021年人口普查报告:移民占近四分之一
- 小贷业加速瘦身 机构量缩减近半
- “经典传承·油画大家研究展”启幕 七卷本研究丛书同步首发
- 天津企业签下1.1亿美元订单 “智能工厂2.0”项目同步落地
- 京腔诉旧事童眸见山河 北京曲剧《城南旧事》首演
- 绾青丝着唐装、走进书中美景……传统文化生动“破圈”撬动消费澎湃活力
- 中新网评:扶人反被讹,对讹人者要有实质性处罚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